关于创新农业服务,增强发展动力的建议
───
发布时间:2017-11-07 15:50     作者:政府信息中心     浏览次数:

 

提 案 者:闫朱润

    由:农业科技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把农业科技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构成要素,嫁接农业传统产业或发展成为新兴农业产业的过程。它以农业成果为依托,实行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是推进我市农牧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动“三农”工作的有力抓手。

近年来,我市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根本,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科学种养、产业化发展,增加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广大农牧业群众发展的主要思路,在具体实践中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纵观发展过程,横向比较先进地区,我市仍存在一定差距,需在今后加大此方面工作力度,力争走在市场前列。

这些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主体较少考虑农业生产领域的实际应用;农业推广服务仍无法得到全方位满足;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少、小、档次低;产品受市场影响大,抵御风险能力低。

以上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我市“三农”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影响,希望有关部门加大此方面投入力度,切实增强我市“三农”工作发展动力。

办理提案的具体建议:

1、大力发展科技种养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业就是扶持农民,要进一步完善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各项措施,并在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更大优惠,促进企业发展

2、建立更加实效的资金支持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增加投入,保证落实到农业农村工作中,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发展。

3、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技种养意识,提高农业劳动者的信息认知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主动在经济发展中应用科技知识,推动产业化发展。

办 理 情 况:
    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农业增收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丰镇市农业局采取多手段、多措施转变我市农业生产方式,增加农业科技普及率,走现代化农业道路。

1、以农广校为阵地,通过“大地之春”、“金色之秋”、“科技进万家”等活动,整合农机推广补助项目、高产创建等项目,通过进村入户分发材料、宣传册,技术小组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等形式,重点对我市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农户进行了政策的宣传、科技的普及和知识的培训。

2、建立高产高效示范区是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和普及的有效平台。打造官屯堡、元山子、黑土台沿线精品种植带示范带集中连片应用玉米全膜覆盖双垄双沟技术栽培12000亩、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高效种植1100亩、甜菜膜下滴灌高产高效种植1000亩、马铃薯旱作覆膜2000亩、向日葵膜下滴灌种植2000亩、中药材规模种植1000亩。

3、加强新品、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我局今年重点在马家库存联行政村左卫库存联自然村建设核心试验示范展示区,开展全覆膜玉米、全覆膜谷子、全覆膜红芸豆的试验。全程采用优良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绿色生态、技术集成模式。种植面积20亩新品种20个新品种试验采取全膜机播地膜覆盖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前氮后移播前膜下除草等技术,为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4、大力培育和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我市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合作化水平,快速推进家庭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转变,提高组织化程度。努力构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经营管理服务平台,实行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全面为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上半年新增专业化合作社16家,创建示范合作社10个,引进龙头企业1家,组建家庭农场5个。

注:市农业局承办


分享到:
0

〖文章来源:365bet台湾官网〗〖责任编辑:政府信息中心〗〖打印〗〖关闭
Copyright(c)2015  主办单位:丰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丰镇市新区迎宾大街56号
丰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 

蒙公网安备 15098102000008号

icp备:蒙ICP备11000072号-2